衛武營本事
比青春更遠的是⋯⋯
文|黃以曦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Courville)是有「劇場魔法師」之稱的魁北克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的劇場新作。勒帕吉一向以其高原創性與高難度的舞台技術為觀眾所熟知,但他的作品首先以其豪華炫目引人入勝,看似天馬行空,卻注入了各種他欲分享的思索,在形式玩耍與翻轉間,啟用看待人生與世界的多重視角,引入全然新鮮的觀念。
《庫維爾1975》於2021年在加拿大首演,這次羅伯‧勒帕吉搬演了一齣偶戲,由三位操偶師操持日本文樂人形偶,講述了一個男孩的故事,是他的青春,也折射著我們的時代。
故事背景設定在1975年加拿大魁北克,男孩西蒙剛滿十七歲,他和媽媽、叔叔居住在魁北克市郊「庫維爾市」的一棟單層平房裡。房子有個地下室,那像是男孩西蒙的秘密基地,他將父親的骨灰和一隻蝙蝠藏在那裡。看似平淡的日子裡,男孩卻其實懷藏著眾多煩惱,比如母親和叔叔的關係到底是什麼、自己身上那個偶然間被烙印上去的蝙蝠俠刺青,比如有個聰明的女孩喜歡上自己讓他不知所措,而長得漂亮的男生朋友似乎對聊書裡的一切一點興趣也沒有……
故事從男孩所在的默里街(Murray Street)慢慢推進,通過對這條街上人事物的探索,通過「地面vs.地下」的空間隱喻與辯證,回溯了青春期裡的陣痛、魁北克的郊區生活、一去不復返的失落城市。男孩掙扎著認識也對抗整個世界及在其中流動的語言,還有那些初時懵懂、而後才明白滲透進該世代所有人的人生的政治動盪和遷變……
《庫維爾1975》讓人想起勒帕吉1995年的電影作品《天倫夢劫》(The Confessional),而勒帕吉與機器神(Ex Machina)製作團隊也再度發揮了對空間和建築的驚人想像力,布置出一幢幢充滿層次、變換在記憶與現實之間的意象和場景。
羅伯‧勒帕吉說:「如今,世界上的逆風正彼此激盪碰撞,氾濫的善行、製造分化的憤怒情緒,這兩者皆並存於世。我們彷彿正在見證一個普遍、全球性青春期的集體時刻。」
勒帕吉讓「青春」這個關鍵字於劇中無所不在,既是青春作為某種當下,也是青春的承載和流竄,其之如何作為人們及其所生活的城市的微縮投映。
推薦閱讀
【2024臺灣舞蹈平台】-林怡芳 & 喬斯林.科頓辛《半屏山》+林怡芳《Party》 觀演紀錄
戲劇院,橫跨整面舞台的落地大螢幕映著高雄人都熟悉的山景,《半屏山》以遠眺的綠意山頂 揭開序幕,舞台上的林怡芳獨自一人。半屏山像是一道時光之門,將旅法三十年的她拉回當年 的自己,身體如開關,在一次又一次的開啟中,揭開她的人生旅程,有時是各種形態、有時又 是不同人物的擬態,在她如水般的身體表演下,猶如人生跑馬燈般一幕一幕閃現又抽離。
《文雄與秀英》讓你再一次__愛情!
我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編劇詹傑曾說過一句至理名言:「電視劇像老公,電影像一夜情」。我每次都想問,那劇場呢?假若串流媒體只要點點滑鼠,就有各種驚心動魄、高潮迭起、峰迴路轉、還看都看不完的多國影視作品,排解不甘日常寂寞的一顆心,我們又為何需要大費周章走進劇場,看單單兩名演員演繹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一輩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