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超越聲響的邊界-音樂的無限之旅
©Heikki Tuuli
文|周宣宏 作曲家、音樂與教學藝術家
近年來,各類型精彩的音樂演出紛紛來到衛武營,讓這座音樂殿堂成為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作為一名作曲家、音樂藝術工作者與教育者,我對此格外期待。不需遠行、不需昂貴花費,即可與世界各地一流的音樂家用音樂交流,感受不同文化透過音樂語彙在此處交織。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有幾檔節目特別亮眼。首先是贏得「第54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2022年西貝流士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的雙金南韓小提琴家梁仁模(Inmo YANG),帶來「開幕音樂會《愛情故事》」與「梁仁模小提琴獨奏會《聽。感》」。梁仁模溫暖迷人的音色與無瑕的炫技,樂器與音樂家已全然融為一體,無論是看幾次都依然讚嘆。
開幕音樂會《愛情故事》由歐洲指揮大師特林克斯(Constantin TRINKS),與梁仁模演繹20世紀初期的小提琴經典作品齊瑪諾夫斯基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融合傳統調性、浪漫派音樂風格與當代語彙創作而成。此首管弦樂團的編制異常豐富,色彩、音色格外精緻。小提琴獨奏的音樂性變化高張,又同時有大量炫技。是非常精彩的作品,極具現場聆聽價值!
梁仁模的小提琴獨奏會《聽。感》將進一步展現他在技術與音樂性上的巔峰:除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中的三首,還有很多展現技巧的作品。我最期待的是由薩爾瓦托雷‧夏里諾(Salvatore SCIARRINO)所寫的六首小提琴隨想曲。夏里諾是一位當代義大利作曲家,其作品風格充滿當代音色的探索和創新,能在臺灣聽到這樣的作品實屬難得。兩曲篇幅不長,卻處處挑戰音樂性與聲響的界線,非常期待現在梁仁模的演奏處理下與音樂廳空間共振所產生出的聲響意境。
另一重頭戲是美國指揮家布瑞德‧路博曼(Brad LUBMAN),與衛武營當代樂團帶來的「聲影《音樂遊戲》」和「樂舞《美國新章》」。在考量觀眾市場及票房製作的各種難題下,少有機會聽到來自世界各地創新與美感的作品,因此這兩場音樂會實屬難得。加上個別有小提琴家張庭碩、低音管王芃惠獨奏,及衛武營每年甄選、委創的樂曲首演,更需要親臨現場。透過表演空間與演奏本身的能量,將身心靈與音樂聲響合而為一,也期待能有更多聽眾一起拓展音樂視野。
在聲影《音樂遊戲》中,捷克作曲家馬丁‧史莫卡(Martin SMOLKA)的作品尤為引人注目。史莫卡以具有獨特的音樂聲響風格為名。他在音樂上的幽默與創意在《空中的帽子》與《幕間音樂》展露無遺,彷彿在玩弄音樂玩弄大家的耳朵,處處充滿驚奇,打破人們對當代音樂「難懂無聊」的刻板印象。兩首曲子皆是為默片創作的配樂,讓人彷彿掉進超現實的空間之中。
樂舞《美國新章》中則展現截然不同的風格,除了有將拼貼音樂玩翻的約翰.凱吉(John CAGE)、以豐滿音色與律動著稱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我個人很期待作曲家奧古絲塔‧里德‧托瑪斯(Augusta Read THOMAS)2021年的新作《動態雕塑之舞》。 這首曲子非常有趣,彷彿一群舞者跳躍穿梭在各個器樂間,非常動感,這場絕對熱鬧非凡!
從小提琴大師的技術與音色展現、當代音樂語彙與聲響的創新、再到節奏律動與音樂活力。每一場都在拓寬我們的聆聽視野,展現當代音樂的無限可能。期待與更多熱愛音樂的朋友一同在衛武營,沉浸於這音樂盛宴中。
節目資訊
2025/4/11(五)19:30
2025/4/13(日)14:30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沒事別聽魯多維柯‧艾奧迪
想像你在北極的浮冰上,仰望天空,遠處的冰川不斷消融,你被這不可思議的景象震攝住,但其實你內心好難過,因為你所處的這一切,正在快速消失。如果是你,你會做什麼?
《舞蹈南方,大卷狂潮── 衛武營2025舞蹈節目指南》
2025年6檔舞蹈節目當中,有三部以翻轉經典名作的作品,都從女性視角出發:由阿喀郎.汗(Akram Khan)為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創作的《吉賽兒》(Giselle)、英國潔思敏 ‧ 瓦丁蒙舞團(Jasmin Vardimon Company)所帶來的《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ALiCE),以及衛武營為高雄打造的新傳統,由身體家葉名樺與指揮張尹芳聯手推出的音樂芭蕾劇場《遇見胡桃鉗的女孩》第三部曲。